来自高一年级部的师生同台演绎,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红色文化盛宴。
回望激情燃烧的岁月,用赤诚的心曲缅怀革命先驱不朽的足迹,聆听红色经典的温馨,用仰慕的情怀感受历史蕴含的感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自古英雄出少年。高一(8)班带来的《英雄少年王二小》展现了王二小坚定的革命意志,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血与忠诚,让人们永远铭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高度赞扬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高一(1)班在我们走进了《女英雄刘胡兰》。
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无数革命先辈义无反顾,高一(9)班带来的《江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真的民族英雄。
时间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都在为强国而奋斗。青年们争先恐后,满腔热血,渴望为祖国做贡献。高一(4)班带来了原创剧《最后一封家信》。
英特纳雄耐尔,即international,其意为“国际主义”。在《国际歌》中,英特纳雄耐尔指国际共产主义的理想,即解放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最早将international直接音译成英特纳雄耐尔的是瞿秋白,高一(3)班带来的《英特纳雄耐尔》讲述了瞿秋白传奇的一生。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高一(2)班带来了《不屈之魂》。
瞿秋白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高一(5)班用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了《秋白不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烙印,湘江血战注定被历史铭记。高一六班带来了表演《湘江1934》。
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长征精神、长征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高一(7)班带来了《九个炊事员》。
《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同样发生在长征路上,那枚珍贵的鱼钩现在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有请高一(10)班的表演为我们再现了那段伟大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