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奉贤曙光中学化学教研组组织了一场以 “思考·行动·成长”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主题教研活动。全体化学教研组成员以及结对学校(线上参与)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黄雁老师开设了《晶体结构与性质》一课。黄雁老师以“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晶体”视频引入,带领同学们一起进入晶体的世界,对于“晶体与非晶体”、“晶胞”展开学习。本节课以认识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为教学重点,围绕晶胞概念,从对宏观的、具体的晶体实物或图片的观察着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晶体规则几何外形和各向异性等性质背后的微观原因。
课后,黄雁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和反思。黄雁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上完课后课堂效率及课堂情况进行了反思,介绍上完课后课堂的情况跟自己的预设存在的一些不同及有待改进的地方等。
云南新平一中的何凤梅老师率先发言,何老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活动设计策略、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教学策略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组内的老师们也积极发言,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肯定了黄雁老师课堂上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选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认识晶体的结构,将微观抽象的结构具体化、可视化,使学生从宏观辨识顺利过渡到微观辨析,有助于对本节课难点的突破。对于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提问的设计等,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提出了许多的方法和建议,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次活动主题是“思考·行动·成长”,通过课堂实践、说课、集体评课、研讨和分享经验,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以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校化学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撰稿:姚雪
照片:姚雪 钱宇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