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钱宇蝶)6月1日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工程”高中化学“徐雪峰高峰计划/娄华攻关”基地联合研修活动在曙光中学举行,特邀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曾德琨老师进行专家点评与讲座,娄华基地班全体成员、格致教育集团(第二期)叶佩玉化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金继波徐雪峰特级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奉贤区高一高二全体化学教师莅临到场观摩。
本次活动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主题,由曙光中学马文斌老师与静安区教育学院陆慧莲老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
马文斌老师基于学校特色的农垦基地与劳动教育,围绕学生在农耕过程中碰到的“如何使黄桃树结出又大又好吃的黄桃”这一驱动性问题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整合化学中所学的离子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化学视角去选择黄桃适宜的土壤与肥料,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性。
陆慧莲老师根据课前测验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巩固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利用CaCl2鉴别Na2CO3、NaHCO3溶液的实验,培养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并通过对“酸铜废水”简单处理方法的探讨体会化学理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
徐雪峰老师主持研讨活动,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教学设计思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曾德琨就《混合式学习在改变教学方式上的设想和实践》进行了专题讲座,提出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目标,教师留给学生的是指引,方向比知识点更重要。
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教授与奉贤中学张莉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在课堂中围绕问题解决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应用化学实验特色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化学教学,总结化学方法、建立思维模型,对两位老师在教学改革中的新探索进行了肯定。
此次联合研修活动给多校化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展示了项目化学习与混合式学习两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为“双新”背景下如何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