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中学李红老师执教高二《几何体表面的最短距离》,张钰杰老师执教高一《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两位老师围绕新课程、新教材,以本校学生实际学情为出发点,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做了精心准备,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质效。
课后交流研讨环节,两位执教老师从教案设计意图、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做了说明。
奉贤中学钱丹燕、致远高级中学方军、实验中学何慧华先后交流了观课感想,他们认为两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比较透彻,教学设计与实施符合课程、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效果好。
初中数学教研员钟菊红老师对两位老师能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展开教学给予了肯定,两节课各有亮点:李红老师的课在于能围绕一个情境层层递进设计问题,每个问题解决之后都能关注对解题方法的反思;张钰杰老师的课关注函数图像及性质的研究方法,从数到形,再从形到数来完成对正切函数性质的研究。
高中数学教研员张海君老师从素养引领下的单元设计谈起,给予了两节课高度的评价:基于学情,整体架构;注重学情,组织材料。他指出,高一张钰杰老师遵循教材,注重学法指导,通过类比正余弦函数去探究正切函数;高二李红老师重构素材研究几何体上空间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充分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和空间观念,两位老师通过现代化技术融合,课有深度。同时,他也希望通过两位老师的课能引领更多的老师在教学上走向厚度和宽度。
教育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金红卫老师认为两位老师能积极开展“双新”教学实践,基于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与学的过程,在夯实学科双基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他也希望青年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更放手一些,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经历,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内化的成效。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让工作室的老师们得到提升,还为我区年轻教师们搭建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形成区高中数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